国际足球报道Manual
拜仁慕尼黑公布23-24赛季财报,稳健盈利1262.6万欧,青训与商业开发成关键驱动力
当地时间5月15日,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2023-24赛季财务报告,数据显示,尽管欧洲足坛经济环境持续波动,拜仁仍实现税后盈利1262.6万欧元,展现出强大的财务韧性,这一成绩在同期欧洲顶级俱乐部中表现亮眼,尤其考虑到俱乐部在转会市场和多线赛事中的高额投入。 盈利结构分析:商业收入与青训贡献显著 青训体系的产出成为另一大亮点,拜仁二队及青年梯队在本赛季为一线队输送了4名球员,包括18岁中场新星阿桑·韦德拉奥果,其德甲首秀即贡献助攻,节省了约2500万欧元的引援成本,财务总监迪德里希指出:“青训不仅是竞技层面的投资,更是财务健康的保障。” 成本控制:薪资与转会策略调整见效 值得注意的是,拜仁本赛季欧冠止步八强,未能复制上赛季的奖金收入(减少约1800万欧元),但德甲亚军和德国杯冠军的奖金(合计约3200万欧元)部分弥补了这一缺口。 未来挑战:球场扩建与竞争压力 体育董事埃贝尔强调:“我们不会参与英超式的军备竞赛,但会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引援,例如今夏已锁定莱比锡的法国边锋西蒙斯。” 行业评价:稳健模式获认可 球迷方面,会员制模式继续发挥优势,截至2024年5月,拜仁全球正式会员突破35万人,季票续订率高达98%,主场平均上座率维持在7.3万人,为商业开发奠定基础。
财报显示,拜仁23-24赛季总收入达到7.88亿欧元,较上一赛季增长4.3%,商业收入(含赞助、周边销售及数字化业务)占比高达52%,达到4.1亿欧元,创下俱乐部历史第二高纪录,俱乐部CEO德雷森在发布会上特别提到:“与安联、Telekom等长期合作伙伴的续约,以及亚洲、北美市场的拓展,为收入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。”
尽管盈利总额较22-23赛季(1540万欧元)略有下降,但拜仁在成本端的管理仍可圈可点,受德国足协“50+1”政策限制,俱乐部未进行天价引援,转而以租借和免签为主,如签下自由身的法国后卫马朗·萨尔,薪资总额控制在3.2亿欧元,占收入比41%,低于欧足联建议的70%警戒线。
财报中,俱乐部也坦承面临多重挑战,安联球场扩容至8.5万个座位的计划已启动,预计耗资1.8亿欧元,未来两年可能对现金流造成压力,德甲整体转播收入落后于英超,拜仁在吸引顶级球星方面仍需依赖欧冠竞争力。
欧洲足球财务专家马库斯·巴贝尔分析称:“拜仁的盈利证明,坚持自主经营、拒绝过度杠杆的德国模式仍具生命力。”对比曼联、巴萨等负债俱乐部,拜仁的净现金储备(1.9亿欧元)和零负债结构成为行业标杆。
在足球经济泡沫化的时代,拜仁慕尼黑以1262.6万欧元的盈利交出了一份平衡竞技与财务的答卷,其成功既源于商业开发的全球化视野,也得益于对青训和成本控制的长期坚持,随着新球场计划的推进和年轻球员的成长,这支德甲巨人正为可持续发展写下新的注脚。